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卓刀泉庙"的古迹,通过简洁有力的意象传递出历史的厚重感与英雄气概。
前四句写庙宇本身:首联用"英雄泪"与"土木身"的对比,暗示这座庙承载着千古英雄的悲壮故事,如今只剩孤零零的土木建筑。后两句通过松萝盘绕、水草新生的自然景象,表现岁月流逝中庙宇的沧桑与生机。
后四句转入动态描写:诗人拄杖漫步("杖策")时,仿佛看到当年英雄挥刀劈日的豪迈场景。"有泉堪饮马"既点明"卓刀泉"得名的由来——传说关羽曾在此以刀卓地出泉饮马,又用战马饮水的画面唤起金戈铁马的联想。末句"灏气贯秋旻"最为精彩,将英雄精神比作贯穿秋空的浩然之气,使全诗在开阔高远的意境中收束。
全诗仅40字,却融合了历史传说(关羽)、自然景观(泉、松萝)、建筑遗迹(庙亭)三重时空。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泪-刀-泉-气"的意象链条,让读者感受到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的永恒主题。特别是"挥刀仄日轮"的夸张描写,把静态的庙宇写出刀光剑影的动态感,堪称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