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京华玩月

上谷诸城紫气通,辉辉星月自离宫。
关山万马黄陀北,殿阙三秋白露中。
大将此时须缚虎,侍臣何地合从龙。
绳枢瓮牖长消息,愁绝京华鼓角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京城(京华)的月夜景象,同时暗含了战乱年代的忧思。

前四句写景
京城笼罩在祥瑞的紫气中,星月交辉,仿佛天上的宫殿降临人间。边关战马嘶鸣,而皇宫的殿宇却沉浸在秋夜的露水中。这里用“紫气”“离宫”烘托京城的繁华,而“黄陀北”(可能指北方战场)和“白露”的对比,暗示了边疆战事与京城安宁的反差。

后四句抒情
诗人感叹将领们此刻应该去战场擒敌(“缚虎”指击败强敌),而文臣们又该去哪里追随君王(“从龙”指辅佐皇帝)呢?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普通百姓(“绳枢瓮牖”指贫寒之家)只能听着京城的战鼓声,在秋风中忧愁度日。

核心情感
表面是中秋赏月,实则通过“星月”与“战马”、“露水”与“鼓角”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百姓在战乱中的无奈。诗人没有直接批判,但“愁绝”二字已透露出深沉的悲悯。

魅力所在
诗句简洁有力,画面感强(如“关山万马”“殿阙白露”),用典自然(“缚虎”“从龙”),让读者既能感受到中秋夜的美,又能体会到乱世的沉重,这种反差正是诗的深刻之处。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