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杜开之)镇守边疆的豪迈形象,充满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
前两句写将军镇守的城池固若金汤("海门高纛拥金城"),用"当阳"这个典故(三国赵云单骑救主之地)暗示将军的勇猛。三四句说将军出身名门("四世三公"指世代为官),精通多种才艺("十艺"),连外族都来归顺("六蕃迎")。
五六句用两个生动比喻:把将军比作蒋浦的飞黄(神马)和钱塘江的浪涛,突出其威猛气势。最后两句最精彩:将军既能文(下马赋诗)又能武(击楫中流,用祖逖北伐典故),决不让无能之辈(竖子)独占功名,展现了他文武双全、建功立业的抱负。
全诗用典自然,比喻生动,通过城池、战马、浪涛等意象,塑造了一位保家卫国、才华横溢的将军形象。最打动人的是结尾那种"大丈夫当如是"的豪情,让人感受到古代英雄的胸襟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