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五十三首 其四十

孤凤日空谷,群龙已满朝。
济济论大道,何君不舜尧。
九衢凌禁籞,万井寂春宵。
旗旌隐阊阖,钟鼓转招摇。
鸡鸣长乐曙,珂佩响云霄。
披诚谒明主,天鉴亦非遥。
愿言光圣化,亘古听箾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面对朝廷现状的复杂心情,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前半部分(前四句)像是用对比手法画了两幅画:一边是孤独的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在空谷里无人问津,另一边是朝廷里挤满了自诩为"龙"的官员们,个个都在高谈阔论治国之道,仿佛自己都是尧舜那样的圣君。这里暗含讽刺——真正的贤才被冷落,而朝堂上却充斥着自以为是的人。

中间六句用皇宫的奢华景象反衬空虚:京城大道直通禁宫,万家灯火却寂静冷清(说明百姓生活并不好),宫门深处的仪仗若隐若现,钟鼓声回荡夜空。等到鸡鸣天亮,官员们的玉佩叮当作响上朝,看似热闹,实则暗示这些仪式都是表面功夫。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心声:他仍然想向明君献上忠诚("披诚谒明主"),相信上天能明察秋毫。最后两句特别动人——他期盼着能听到象征盛世之音的《韶乐》,希望自己的治国理念能被采纳,让盛世光辉永远流传。这里既有理想主义,又带着一丝无奈,就像现代人明知现实骨感却仍怀抱希望的样子。

全诗妙在把个人遭遇(像职场中被埋没的人才)和时代背景(表面繁荣实则空洞的官场)结合,用凤凰自比显清高,用"群龙"讽刺官僚,最后转折到仍愿为国效力的赤子之心,这种"失望却不绝望"的矛盾心理特别能引起共鸣。就像今天一个有抱负的人,既看不惯职场浮夸风气,又不愿放弃理想,读来格外真实。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