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三镇国慎独斋竹轩之作 其一

筑得幽居类瀼西,苔痕蜗篆雨中迷。
出林老干芟犹密,解箨新梢长欲齐。
高咏不妨人径造,虚心似待我留题。
夜阑分付闲啼鸟,莫谩喧啾搅凤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雅致的竹林小院,展现了主人高洁的品格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写竹林小院的清幽环境:房子建得像瀼西(杜甫曾住过的地方)一样僻静,雨后青苔上蜗牛爬过的痕迹像篆书般模糊可爱。这里用蜗牛爬痕比喻自然天成的艺术感,突出环境的天然雅致。

中间四句通过竹子展现主人的品格:老竹虽被修剪却依然茂密,新竹脱去笋壳后长得整整齐齐。这里"老干芟犹密"暗喻主人虽经世事打磨仍保持本真,"解箨新梢"则象征新生力量。后两句说这里欢迎人们来高声吟诗,竹子虚心的姿态仿佛在等待题诗,既写竹子的生物特性,又暗赞主人虚怀若谷的胸襟。

最后两句最有趣:夜深时嘱咐吵闹的鸟儿安静些,别打扰凤凰栖息。这里的"凤栖"既指珍贵鸟类,更暗喻主人如凤凰般高洁。把竹林比作凤凰栖息地,突显了主人非同寻常的品格。

全诗通过描写竹林的清幽环境、竹子的生长状态,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层层递进地塑造出一个超然物外、品格高洁的隐士形象。诗人用蜗牛痕迹、鸟鸣等生活细节,让这个理想化的隐居地显得真实可感,读来既清新自然又意味深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