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朱良贞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节操、侍奉婆婆,同时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孩子的故事。诗人用简单有力的语言,歌颂了这位普通女性不平凡的精神力量。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对丈夫守节、对婆婆尽孝道("义于姑"),正是这样的品德让她能保护两个幼子。这里没有华丽辞藻,就像邻居聊天一样直白有力。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制造强烈感染力:古今时间阻隔,但她的名声长存;月亮有圆缺变化,而她的孤独始终如一。"心先死"写她丧夫后心如枯木,但"泪始无"又暗示她直到死后与丈夫重逢,才能停止流泪。这种矛盾心理刻画得非常真实。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讽刺:世间那么多美女争着让人画像(环燕指赵飞燕等美女),可有谁画过《柏舟》这样的贞洁故事?这里用"纷纷争入画"的热闹反衬节妇被忽视的冷清,批判社会只关注浮华表面。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把道德歌颂转化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验。比如"月分圆缺影同孤",既符合自然规律(月亮确实有阴晴圆缺),又暗喻人生无常中坚守的孤独,画面感极强。诗人没有空喊口号,而是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存在的母亲形象——她的眼泪、她的孤独、她像月亮般恒久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