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岁暮感怀,用东山韵
残年倦旅,心迹一浮萍。
忺酩酊。
游溟涬。
酒如渑。
鬓霜惊。
每饭在乡井。
梅破岭。
松翳径。
杨枝靘。
桃花圣。
四时情。
鹎鵊高吟,无梦不思颍。
竹屋茅亭。
对明湖十里,宛转棹歌声。
旧侣将迎。
话生平。
忆贞元盛。
诗酒兴。
莺花影。
曲江晴。
瑶佩赠。
琼楼迥。
百无成。
尽飘零。
众醉敢孤醒。
调龙性。
结鸥盟。
笳鼓竞。
风尘暝。
误归耕。
户外沧桑,吾自爱吾鼎。
浅雪深更。
拨寒炉灰看,心字转分明。
百感纵横。
忺酩酊。
游溟涬。
酒如渑。
鬓霜惊。
每饭在乡井。
梅破岭。
松翳径。
杨枝靘。
桃花圣。
四时情。
鹎鵊高吟,无梦不思颍。
竹屋茅亭。
对明湖十里,宛转棹歌声。
旧侣将迎。
话生平。
忆贞元盛。
诗酒兴。
莺花影。
曲江晴。
瑶佩赠。
琼楼迥。
百无成。
尽飘零。
众醉敢孤醒。
调龙性。
结鸥盟。
笳鼓竞。
风尘暝。
误归耕。
户外沧桑,吾自爱吾鼎。
浅雪深更。
拨寒炉灰看,心字转分明。
百感纵横。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岁末年终时对人生的感慨。全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还有对自我内心的坚守。
上片(前半部分)主要写漂泊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思念。开头“残年倦旅”直接点明主题:年纪大了,厌倦了漂泊,感觉自己像浮萍一样无根。“酒如渑”用夸张的手法写借酒消愁,却发现两鬓已斑白,更添伤感。接着回忆家乡四季的美景(梅花、松径、杨柳、桃花),还有湖上泛舟的欢乐,这些记忆越是美好,越反衬出现在的孤独。
下片(后半部分)转向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忆贞元盛”是回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那时诗酒风流,如今却一事无成。“众醉敢孤醒”是关键句:世道浑浊,众人皆醉,但自己仍要保持清醒。后面“调龙性,结鸥盟”用两个比喻,写自己既想保持孤高傲骨(龙性),又渴望与志同道合者为友(鸥盟)。结尾处“拨寒炉灰看,心字转分明”特别动人:在寒冷的冬夜拨弄炉灰,突然看清了自己的本心——虽然历经沧桑,但内心依然澄澈。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展现了人生的矛盾:对家乡的眷恋与不得不漂泊的现实、对理想的坚持与现实的挫折、对世道的失望与对自我的坚守。这些复杂情感通过四季景物、饮酒动作、炉火意象等具体画面自然流露,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百感纵横”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