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会乡人康子宁于横州

去岁元宵奉禁闱,午门锡宴敞彤扉。
教场火炷天星合,光禄杯行雨点飞。
舞罢更催新度曲,醉回未省湿朝衣。
定知此夜扁舟客,閒听村田社鼓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异乡偶遇老友的感慨,通过对比去年元宵节的繁华热闹和眼前的孤寂,表达了对故乡和往事的怀念。

前四句回忆去年元宵节在京城的热闹场景:皇宫里举办宴会,教场上灯火通明像天上的星星,光禄寺的酒杯传递得像雨点般密集。这里用"天星合"、"雨点飞"这样生动的比喻,让人仿佛看到当时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的盛况。

后四句转到当下:记得当时歌舞不断,酒醉后连朝服湿了都不知道。而现在,作者想象老友此刻应该正坐着小船,悠闲地听着乡间的社鼓声回家。这里"扁舟客"与前面的宫廷盛宴形成强烈对比,用"閒听村田社鼓"这样朴实的乡村画面,反衬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鲜明的今昔对比,京城与乡村的场景切换,突出世事变迁的感慨
2. "湿朝衣"这样的细节描写特别生动,让人感受到当时醉酒的忘情状态
3. 最后两句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情,用想象中的老友归乡画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这种通过具体场景对比来表达情感的手法,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作者从繁华到平淡的心境变化,体会到人生际遇的无常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