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鹧鸪天》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清雅恬淡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
上阕开篇用"瑞气""绛纱"营造出仙气缭绕的氛围,像红纱帐里飘着祥云,沉香木的烟雾与美酒(流霞)交织,展现高雅的生活环境。随后镜头转向自然:梅花在风中含苞待放,菊花顶着寒霜依然盛开——这两个意象既表现季节交替(冬春之交),也暗喻主人公如梅菊般坚韧的品格。
下阕直接描写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她洗去胭脂粉黛("销粉黛"),远离浮华("减铅华"),终日与药炉、经卷为伴,过着清修般的生活。最后两句是美好期许:将来若能侍奉在银河(络滨)边的贵人身边,那地方便如同王母娘娘的蟠桃园般神圣——这里可能暗含对隐逸修道生活的向往,或是对超脱凡尘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气质。没有刻意说理,只是用沉香、霜菊、药炉这些具体物件,就勾勒出一个洗净铅华、返璞归真的世界。特别是"疏梅欲破"与"冷菊犹开"的对照,让人感受到生命在严寒中的顽强,与主人公摒弃虚华、坚守本心的精神形成巧妙呼应。
沈长卿
沈长卿(?~一一六○),字文伯,号审斋居士,归安(今浙江湖州)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吴兴志》卷八○)。历临安府观察推官,婺州教授。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通判常州,改严州。二十五年因讪谤勒停除名,化州编管。三十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一六八、一八四)。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