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山行 其一

幽兴忽不惬,山蹊策杖游。
林深树叠影,溪涨水重流。
对酒愁先醉,看花老却羞。
平生倚楼意,搔首转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暮春时节独自进山散心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淡淡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写诗人突然心情不好,拄着拐杖上山散心。"幽兴忽不惬"这种说法很真实,就像我们现代人突然觉得烦躁,想出门透透气一样自然。

中间四句是进山后看到的景色和感受:茂密的树林投下重重叠叠的影子,春雨过后溪水涨满重新流动。这两句用"叠影"和"重流"两个动态描写,把春天山林里光影交错、溪水奔流的生机勃勃都写活了。接着笔锋一转,说对着酒还没喝就醉了,看着春花却因自己年迈而羞于欣赏。这种反差特别打动人——明明眼前是充满生机的春景,诗人却感到年华老去的惆怅。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一辈子都爱登高望远,此刻却只能挠着头,心事重重地徘徊。这个"搔首"的动作特别生动,把那种想说又说不出的烦闷感完全表现出来了。

整首诗妙在把春天的生机和人生的暮年放在一起对比,用明媚的春景反衬内心的孤寂。诗人没有直接说有多愁,但通过"醉"、"羞"、"搔首"这些细节,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那种面对美好春光时"高兴不起来"的复杂心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的地方。

陈纪

陈纪(1254—1345),字景元,号淡轩,一号陵交,东莞(今属广东)人。南宋末年诗人、词人。领咸淳九年(1273年)乡荐,咸淳九年(1273年)与兄陈庚同登进士,官通直郎。宋亡后,不仕,与赵必襐、赵时清等隐于乡中,诗酒酬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