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仁台郎见示樊左司在南台时忆昨五首柯博士苏徵君既为和之天台丁复侨居金陵草莽之臣也不能悉细奎章故事钦睹□皇潜飞之盛犹能记之僣用元韵以寓鼎湖之思云尔 其一

犹记飞龙北上时,从臣鞍马雁差差。
凤凰自是巢高阁,蝼蚁何因集下墀。
翠辇看花临御苑,彩毫摛藻缀文漪。
太平不愿论封禅,自拟元和圣德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君王出巡北上的情景,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历史盛景。

1. 开头背景:“犹记飞龙北上时”,这首诗是诗人回忆起某位君王(可能是宋徽宗)北上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诗人作为从臣,骑着骏马,跟随在君王的后面。

2. 对比比喻:“从臣鞍马雁差差”,这里的“差差”形容从臣们的马队整齐地跟随着君王,就像天空中的雁群一样有序。这里用雁群的整齐来形容从臣们跟随君王的队伍。

3. 象征意义:“凤凰自是巢高阁,蝼蚁何因集下墀”,诗人将君王比作凤凰,将自己比作蝼蚁。凤凰居住在高阁之上,蝼蚁只能在低处聚集。这意在表达君王高高在上,而自己作为臣子只能在低处随行。

4. 宫廷景象:“翠辇看花临御苑,彩毫摛藻缀文漪”,描述了君王乘坐翠绿的车辇,在御苑中观赏花朵,身边的人用五彩的笔墨书写着华丽的文字。这里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美好,进一步烘托出君王的威严和荣耀。

5. 国家盛况:“太平不愿论封禅,自拟元和圣德诗”,诗人提到太平盛世时,君王并不想讨论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禅的仪式),而是希望自己能像元和盛世的君主那样,写下赞美圣德的诗歌。这里的“元和圣德”指的是唐朝的元和年间,那是唐朝的一个盛世时期。

6. 诗人情感:“草莽之臣也不能悉细奎章故事”,诗人自谦地说自己只是一个低微的臣子,虽然记住了许多奎章(古代用于记录重要事件的文书)上的故事,但也只能是粗略地了解。

7. 结尾情感:“钦睹□皇潜飞之盛犹能记之,僣用元韵以寓鼎湖之思”,诗人感慨地回想那些辉煌的时刻,虽然已经过去,但依然记忆犹新。并说自己要用元韵(古代的一种诗体)来表达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君主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君王的威严和荣耀,以及诗人对盛世的向往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敬仰之情。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