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怀诃林旧隐

伊昔还山时,结庐依古寺。
绕砌植松篁,环轩披薜荔。
春色入虞园,四顾罗苍翠。
石池湛碧空,水暖游鳞戏。
闭户谢嚣尘,逍遥忘俗虑。
颇谐静者心,稍适幽栖志。
一朝谒承明,射策不得意。
薄宦系微躯,欲返焉能至。
新恩讵易酬,旧业忽如弃。
伫想春风深,落花应满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从山林生活到官场失意的心路历程,充满对自然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诗人用清新的笔触回忆隐居生活。他住在古寺旁的小屋里,周围种满松竹和藤蔓植物。春天来时,整个园子被苍翠包围,池塘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温暖的水中嬉戏。这种闭门谢客的生活让他感到逍遥自在,完全忘记了世俗烦恼。这里用"绕砌""环轩"等动作描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他亲手布置隐居处的画面。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笔锋一转,讲述出山求仕的挫折。他满怀希望去京城应试("射策"指参加科举考试),结果不如人意,只获得一个小官职。这让他像被拴住的鸟,想回山林却身不由己。"新恩"指皇帝给的官职,"旧业"指隐居生活,两者形成强烈对比。

第三部分(最后两句):通过想象暮春景象收尾。诗人遥想故乡的春色,此时应该已是落花满地的深春。这个画面既是对隐居地具体景物的怀念,也暗含时光流逝、理想落空的惆怅。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强化情感,前段越写隐居的惬意,后段越显出官场失意的苦闷。
2. 选取典型意象:松篁、薜荔代表高洁,碧池游鱼象征自由,落花暗示理想凋零。
3. 语言平实却画面感强,比如"水暖游鳞戏"五个字就勾勒出活泼的春日景象。

诗人通过个人经历,道出了古代文人"仕隐两难"的永恒困境:既向往山林自由,又难舍功名抱负,这种矛盾至今仍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