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鄂(华)属题秋草图

秦毒中苍生,累世困桎梏。
千钧积弩势,胜国适为鹄。
八月鹦鹉洲,众目属汉纛。
遂令健儿血,洒遍秋草绿。
姚君恫兴废,图咏不逯逯。
想当芳春繁,芜碧粲以缛。
旻秋忽代谢,千里净晶旭。
悽怆望平楚,霜气不忍触。
程生落拓人(图为康熙閒程松门作。),作画致脱俗。
宁知二百年,桑海感相属。
芊芊伤春心,肠断台城曲。
披图来西风,怨鸟呼金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草图景,但背后暗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家国情怀。

前四句用"秦毒"比喻暴政,说百姓长期受压迫,就像被弓箭瞄准的靶子("鹄")。八月鹦鹉洲(武汉地名)众人瞩目汉军旗帜,暗示历史变革时刻。勇士的鲜血染绿秋草,用凄美画面展现牺牲精神。

中间部分写姚君(画作者)感怀历史兴衰。他画中的春草繁茂鲜亮,但秋天突然降临,千里大地只剩清冷阳光。霜气中的平原景色令人不忍触碰,透出悲凉。

后段提到康熙年间的画家程松门,赞他画风脱俗。但二百年过去,世事变迁("桑海"指沧海桑田),芊芊春草只能勾起伤感。结尾"西风""怨鸟"的意象,把个人愁绪与历史哀思融为一体。

全诗妙在: 1. 用草的生命周期(春荣秋枯)喻历史轮回 2. 色彩对比强烈(碧绿春草vs霜白秋草) 3. 将个人艺术创作(绘画)与宏大历史叙事结合 4. 最后用风吹画纸、鸟鸣的细节收尾,余韵悠长

看似咏画,实则借草写史,通过草木枯荣抒发对民族命运的思考,是典型的"以小见大"写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