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写来悼念一位名叫吴助教的教书先生的。整首诗用朴实温暖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安贫乐道的读书人形象。
前四句写吴助教生前的成就:他家虽然不富裕,但满屋都是真正的学问("室富真儒业");门前经常有德高望重的长者来访("门多长者车")。他精通儒家经典("明经"),用心教导子女;当子女考取功名时,整个家族都感到荣耀。
后四句写他的品格:他安守本分,知足常乐("性守仍知分");天性朴素,不爱奢华("天然不爱奢")。最后两句是感叹:如今百年光阴转瞬即逝,连路过的行人都要为他的离世而叹息。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刻意美化逝者,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教子、待客、不慕虚荣等),展现了一个普通读书人高尚的精神世界。诗人通过"门多长者车"这样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受人尊敬;用"不爱奢"这样简单的描述,凸显他淡泊名利的品格。最后"行路亦咨嗟"的描写特别有感染力,说明这位老师的德行连陌生人都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