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南安
入秋何亢阳,一月无滴雨。
老农泣枯苗,行客口生土。
弭棹迫岩程,解维下横浦。
火云屯高崖,沙岸断枉渚。
数里间一滩,清浅不容武。
谁家横筑坝,规画肆夺取。
车戽虹饮川,轮激臼投杵。
所余涓滴流,碎石又龃龉。
作梗势方张,闻声气先沮。
挽牵困缆索,撑曳穷篙橹。
攘臂喊乃齐,跳身勇能贾。
掉泥龟曳尾,趯草螽动股。
死力挣头颅,猛气积腰膂。
转关撼坤轴,出地奋雷鼓。
溅沫跳珠玑,流藻濯绮组。
是时日方中,火伞张卓午。
偪仄短篷间,知鱼卧鬵釜。
岂知波面人,水濡更火煮。
祼体焉我浼,裂肤竟谁抚。
而我方卓然,兀坐不犹愈。
倾浆碧沈杯,展箑白挥羽。
咫尺判菀枯,性命悬莽卤。
少焉泊前湾,新月一钩吐。
争浴喧沦漪,晚饭命俦侣。
方欣生事优,未识向来苦。
夜半凉风来,雨势蓄犹怒。
明当倒银汉,力致多稌黍。
岂独利行舟,江潮涨几许。
村醪行可沽,一斗吾劳汝。
老农泣枯苗,行客口生土。
弭棹迫岩程,解维下横浦。
火云屯高崖,沙岸断枉渚。
数里间一滩,清浅不容武。
谁家横筑坝,规画肆夺取。
车戽虹饮川,轮激臼投杵。
所余涓滴流,碎石又龃龉。
作梗势方张,闻声气先沮。
挽牵困缆索,撑曳穷篙橹。
攘臂喊乃齐,跳身勇能贾。
掉泥龟曳尾,趯草螽动股。
死力挣头颅,猛气积腰膂。
转关撼坤轴,出地奋雷鼓。
溅沫跳珠玑,流藻濯绮组。
是时日方中,火伞张卓午。
偪仄短篷间,知鱼卧鬵釜。
岂知波面人,水濡更火煮。
祼体焉我浼,裂肤竟谁抚。
而我方卓然,兀坐不犹愈。
倾浆碧沈杯,展箑白挥羽。
咫尺判菀枯,性命悬莽卤。
少焉泊前湾,新月一钩吐。
争浴喧沦漪,晚饭命俦侣。
方欣生事优,未识向来苦。
夜半凉风来,雨势蓄犹怒。
明当倒银汉,力致多稌黍。
岂独利行舟,江潮涨几许。
村醪行可沽,一斗吾劳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旱灾中的艰难行船经历,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对抗以及底层劳动者的艰辛。
第一部分:旱灾的残酷(开头到"行客口生土")
诗人用"一个月没下雨"、"老农对着干枯的庄稼哭"、"路人嘴里都是尘土"这样直白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严重旱情下百姓的苦难。就像今天新闻里看到的干旱场景,土地龟裂,庄稼枯萎。
中间部分:行船的艰难("弭棹迫岩程"到"流藻濯绮组")
这里详细描写了在干涸河道中行船的困难:
- 河里筑着水坝,就像现在有些地方违规建水电站,把水都截走了
- 剩下的水流细小,还布满碎石,船根本过不去
- 船夫们光着膀子,像拔河一样拉船,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往前挪
- 大中午太阳暴晒,船篷里热得像蒸锅,船夫们更是像在"水煮火烤"
对比的妙用
诗人自己坐在船里喝冷饮、摇扇子,与船夫们"裂开皮肤"的辛苦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写法就像电影镜头切换,一边是悠闲的乘客,一边是拼命工作的劳动者,让读者更能感受到社会的不平等。
结尾的转折("夜半凉风来"到最后)
晚上突然凉风起,预示要下雨了。诗人想象着大雨会让庄稼丰收、行船更方便,甚至盘算着要买酒庆祝。这个结尾很有深意:
- 表现出文人"旁观者"的心态,旱灾对他只是旅途见闻
- 暗示着劳动人民的苦难往往被当作风景欣赏
- "买酒慰劳"的想法,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而非真正关心劳动者
整首诗的价值
就像用手机拍了一段纪录片,诗人真实记录了:
1. 古代基础设施的问题(乱建水坝)
2. 劳动人民的坚韧顽强
3. 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的隔阂
诗中"龟爬行"、"蚂蚁腿"这些比喻特别形象,让今天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当时的场景。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思考:面对他人的苦难,我们是否也常常只是个"摇扇子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