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悠闲自得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一种知足常乐、远离喧嚣的人生态度。
首联"静对炉烟一缕霞"用炉烟和晚霞勾勒出宁静的画面,诗人感谢上天让自己能过上这样淡泊的生活。这里展现的是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
颔联写的是日常雅趣:用瓦砚练习章草书法,用瓷瓶插花。这两件事都是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不需要昂贵的物品,普通的瓦砚瓷瓶就能带来生活乐趣。
颈联是诗人的人生态度:家里虽然没有多少存粮,人际关系也像散沙一样淡薄,但诗人并不在意。这体现了他不追求物质财富、不刻意经营人际关系的超脱心态。
尾联最有生活气息:喝了几杯酒微醺,醒来时已是傍晚,躺着看春云伴着夕阳。这个场景生动展现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状态,把整首诗闲适安逸的意境推向了高潮。
全诗通过日常生活的几个片段,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生活智慧。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用怎样的心态看待生活。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