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

莫以胡儿可羞耻,恩情亦各言其子。手中十指有长短,
截之痛惜皆相似。还乡岂不见亲族,念此飘零隔生死。
南风万里吹我心,心亦随风度辽水。

现代解析

没问题,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是《胡笳十八拍》中的第十四拍。胡笳是一种古代乐器,十八拍可能代表了长篇幅的曲目或者情感的多个阶段。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让我们逐句分析:

第一句:“莫以胡儿可羞耻”。这句话是在告诉读者,不要因为胡人的身份或者背景而感到羞耻或者自卑。这是一种对平等和尊重的呼唤。在古代中国,由于地域和民族的差异,有些人可能会受到歧视。但诗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同,不应因身份而羞耻。

第二句:“恩情亦各言其子”。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恩情和故事,每个人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是一种对个体经历和情感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我们的身份和情感基础。无论身份如何,我们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故事。

第三句:“手中十指有长短”。这里是在比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是对人性的真实描绘,也是对人性的接纳和理解。

第四句:“截之痛惜皆相似”。这句话有点抽象,可以理解为当面对挫折或痛苦时,每个人的感受和反应都是相似的。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的感受和反应都是人类共有的。这种痛苦和挫折是人生的常态,也是我们成长的动力。

第五句:“还乡岂不见亲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回到家乡,可以看到亲人和熟悉的环境,这是一种深深的情感需求。这是对家乡和亲人的强烈眷恋,也是对人生归属感的追求。

第六句:“念此飘零隔生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无奈。人生就像飘零的落叶,生死之间仿佛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深深思考。

最后一句:“南风万里吹我心,心亦随风度辽水。”这里,诗人用南风和辽水比喻自己的心情和行动。南风万里,吹动着诗人的心,诗人也愿意随风度过辽水(一种象征,可能代表困难和挑战)。这是诗人对生活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等、尊重、人生经历和情感的尊重,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它以深情而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