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暑热未消的初秋独自感怀的场景,充满了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
首联"当暑独披襟,谁同梁甫吟"写诗人在暑热中敞开衣襟纳凉,同时感叹无人能与自己一起吟诵《梁甫吟》这样的忧国忧民之作。这里用"独"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
颔联"山林劳客梦,帘幕断人音"进一步写孤独:诗人梦想归隐山林却难以实现,而厚重的帘幕又隔绝了外界的声音,暗示与世隔绝的处境。
颈联"庭籁迎秋静,宫云傍晚阴"转向景物描写:庭院里秋风吹拂的静谧声响,傍晚皇宫上空的阴云,营造出寂寥的氛围。"宫云"二字暗示诗人可能身在官场。
尾联"赖传诗句好,偏慰未归心"是全诗情感的转折:幸好朋友寄来了好诗,稍稍抚慰了诗人漂泊未归的愁绪。这里点明了诗人与友人通过诗歌互相慰藉的深厚情谊。
全诗以"独"起,以"慰"结,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变化,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仕宦生涯中的孤独感与对知音友谊的珍视。诗中"梁甫吟"的典故不着痕迹地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使简单的即景抒情有了更深的内涵。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