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辛亥,余在博古刘庄韵谱三兄处佣书,东西相得,常作笑谈,任意诙谐,无拘无束。时值麦秋,学徒登麦,独闷坐无聊,洒扫书斋,芟除学院灰尘,苦无簸箕,因寻以破粪篓代之,提梁用马辫䌁一根,岌岌乎断矣,遂有感而作
余知奢华非,不言俭之过。
无奈太俭乎,不妨贺一贺。
书案腿三条,靠墙是良佐。
桌面真凸凹,写字遭坎坷。
椅子无上圈,竖柱小心坐。
倘遇冒失人,隔裤真攘破。
夜壶提系无,捧来高阁卧。
唇亡与寒齿,难以阁阳货。
除灰使粪篓,可代柳箕簸。
何物为提梁,马辫䌁可作。
笑话非妄谈,不然当面唾。
都是好东西,破驴对破磨。
无奈太俭乎,不妨贺一贺。
书案腿三条,靠墙是良佐。
桌面真凸凹,写字遭坎坷。
椅子无上圈,竖柱小心坐。
倘遇冒失人,隔裤真攘破。
夜壶提系无,捧来高阁卧。
唇亡与寒齿,难以阁阳货。
除灰使粪篓,可代柳箕簸。
何物为提梁,马辫䌁可作。
笑话非妄谈,不然当面唾。
都是好东西,破驴对破磨。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自嘲的口吻,描写了作者在贫穷环境中的生活趣事,展现了苦中作乐的豁达心态。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先表明态度:知道奢侈不好,但节俭过头也值得调侃。这种自我解嘲的语调奠定了全诗轻松诙谐的基调。
2. 中间用一系列生动比喻描写寒酸的生活用品: - 三条腿的书桌要靠墙才能站稳 - 凹凸不平的桌面让写字像走坎坷路 - 没有靠背的椅子要小心坐,否则会扎屁股 - 没有提手的夜壶要双手捧着用 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夸张,把简陋的生活用具写得活灵活现。
3. 最后用"破驴对破磨"的比喻收尾,暗示自己和这些破旧物品很般配,用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坦然接受。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轻松幽默的态度对待困苦,展现了乐观精神 2. 生动形象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那些破旧物品 3. 自嘲中透着智慧,贫穷但不失生活情趣 4. 语言通俗直白,就像在跟朋友聊天说笑
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能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作者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