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述怀六首 其三

抗战军兴曾枕戈,巴山夜雨起悲歌。
久罹尘劫皈依早,较量人群感慨多。
冠盖京华皆北面,自怜身世等南柯。
蓬门回首凄凉甚,相对牛衣惜逝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在七十岁时回顾人生的感慨之作,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唏嘘。

开头两句"抗战军兴曾枕戈,巴山夜雨起悲歌",诗人回忆年轻时参加抗战的峥嵘岁月。那时他枕着兵器睡觉,在巴山夜雨中唱起悲壮的歌曲。这两句展现了青年时代的豪情与艰辛。

中间四句写诗人历经沧桑后的心境变化。"久罹尘劫皈依早"是说经历了太多苦难后,很早就看破红尘;"较量人群感慨多"则表达在与人交往中生出许多感慨。"冠盖京华皆北面"暗指京城权贵都向北方(可能暗指权力中心)低头,而"自怜身世等南柯"则用"南柯一梦"的典故,感叹自己一生就像一场虚幻的梦。

最后两句"蓬门回首凄凉甚,相对牛衣惜逝波"最为动人。诗人回首住在简陋茅屋的往事,感到十分凄凉;穿着粗布衣服(牛衣),惋惜逝去的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不可追回。这里的"牛衣"是古代贫民穿的粗布衣,暗示诗人晚年的清贫生活。

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从热血青年到垂暮老人的心路历程。诗人用质朴的语言,将抗战记忆、人生感悟和晚年境遇融为一体,既有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也有对个人际遇的感伤,读来令人动容。特别是最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是每个人到晚年都会产生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