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际峡中

野渡烟迷谷,寒潭水涨沙。
入云千万岫,出坞两三家。
润古泉仍石,山空菊自花。
柳塘冰欲结,相对祗栖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野的宁静画卷,用简单的语言传递出深远的意境。

前两句"野渡烟迷谷,寒潭水涨沙"像电影开场镜头:荒凉的渡口被雾气笼罩,寒冷的深潭边,上涨的河水冲刷着沙岸。这里用"迷"和"涨"两个动词,让静止的画面有了朦胧感和流动感。

中间四句是全景扫描:抬头看,无数山峰插入云中;远处山坡上,零星散落着两三户人家。古老的石缝里泉水仍在流淌,荒凉的山坡上野菊兀自开放。诗人用"千万岫"和"两三家"的对比,突出山野的空旷寂寥;用"泉仍石"和"菊自花"的搭配,表现自然界的永恒与顽强。

最后两句特写镜头:柳树环绕的池塘开始结冰,只有几只乌鸦在枯枝上相对栖息。"冰欲结"的"欲"字很妙,捕捉到冬天将冻未冻的瞬间;"祗栖鸦"的"祗"(只)字,强调这里除乌鸦外再无其他生命迹象。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每个镜头都经过精心设计。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野渡、寒潭、孤峰、荒村、冷泉、野菊、冻塘、栖鸦这些意象的层层叠加,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冬日山野的孤寂之美。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天地寂寥我独在"的意境,仿佛能听到寒风吹过山谷的声音,看到自己呼出的白气消散在雾气中。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