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历史故事:一位仁慈的官员努力治理地方,日夜操劳想铲除贼寇。但因为他当时没有果断烧毁贼寇的老巢(官陂砦),结果后来反被贼寇打到城下,陷入被动。
核心矛盾在于"仁慈"与"果断"的抉择: 1. 前两句说官员很仁厚(蒙君礼),认真工作(昼夜经营),想用文明方式解决问题 2. 后两句点出问题关键——对敌人太手软(不烧贼窝),结果养虎为患,反受其害
诗人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反差: - "当时"的犹豫 vs "此际"的危机 - 开始的"可怜(值得称赞)" vs 结局的"贼临城"的狼狈
这首诗的现实启示是:处理恶势力时,过度的仁慈可能酿成大祸。就像现在说的"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善意需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关键时刻需要果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