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对比的画面,通过落花和幼女的互动,传递出生命易逝与天真烂漫的碰撞。
前两句写花:用"枯鱼"比喻凋零的花朵,说它们像流泪的鱼一样迅速枯萎,花瓣("点点")从枝头飘落,沾在青翠的衣裙上。这里用"倏忽"强调花谢之快,"翠裾"可能是诗人衣裙,也可能是绿叶的拟人化描写。
后两句写人:小女孩不懂花的悲伤,反而在绣花台阶上对着飘落的花瓣开心大笑。"轩渠"形容她笑得前仰后合的样子,与花朵的"泣"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最妙的是用孩子的无知反衬生命的残酷——大人看花是伤感,孩子看花是游戏。这种"不知愁"的天真,反而让花的凋零显得更令人心酸。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画面让我们自己感受:美好总是短暂的,但总有人能用单纯的心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