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闸

声殷巨雷光喷雪,一径划然苍崖裂。
悬溜陡落船溯流,倒吹更兼朔风烈。
三闸险如十八滩,惠济尤比上滩难。
百夫绞挽凭长缆,辘轳失转心胆寒。
我行到闸值薄暮,狂飙愈助奔涛怒。
石燕高飞雨欲来,榜人齐唱《公无渡》。
亟欲过此翻游移,粮艘亦复行迟迟。
未柔变刚由搏激,凶猛如虚与委蛇。
闸畔维舟永今夕,人静无声依峭壁。
伏枕俨闻过千军,急湍不知添几尺。
忽喜浪息朝暾晴,下游版闭自在行。
入坎出坎祇俄顷,化险有术惟持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过惠济闸的惊险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较量。全诗分三个部分:

1. 闸口险境(前八句)
用"雷声""喷雪"形容水流轰鸣,像刀劈开山崖般壮观。船要逆流而上,顶着狂风,比著名的十八滩还危险。上百人拉纤、转辘轳的场面,看得人心惊胆战。

2. 夜泊惊魂(中间八句)
傍晚遇到狂风暴雨,船工们齐喊"不要渡河"的警示歌。作者想冒险又犹豫,连运粮船都不敢轻举妄动。水流像发怒的野兽,看似凶猛却暗藏玄机。夜宿闸口时,湍流声像千军万马过境,水位似乎在悄悄上涨。

3. 化险为夷(最后四句)
天亮后风平浪静,下游闸门打开,轻松通过。短短时间就从危险到平安,秘诀就在于懂得顺应水势、保持平衡。

全诗妙在:
- 比喻生动:把急流比作雷雪、野兽、军队
- 对比强烈:黑夜与黎明、狂暴与平静
- 蕴含哲理:面对危险要刚柔并济,像治水一样懂得"持平"之道

通过这次历险,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难关时,既要勇敢面对,也要懂得审时度势,找到平衡点就能转危为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