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邵德芳同舍三首 其三

葵心恋日还终在,橘性踰淮已不同。
谁识鲈江持钓手,曾搴月窟一枝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几个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人在不同环境中品性变化和内心坚守的主题。

前两句"葵心恋日还终在,橘性踰淮已不同":
- 用向日葵始终朝向太阳的特性,比喻人内心对理想或信念的坚守
- 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说明环境改变会导致事物本质变化
- 形成鲜明对比:外在可能改变,但内心坚守不变

后两句"谁识鲈江持钓手,曾搴月窟一枝红":
- "鲈江持钓"用张翰思乡的典故,暗指隐逸之志
- "月窟折桂"用科举高中的典故,暗指曾经的辉煌
- 表达了一种人生况味:现在过着平淡生活的人,可能有过不平凡的过去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常见事物作比喻,把抽象的人生哲理说得形象易懂
2. 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外在可变,本性难移"的主题
3. 最后两句制造悬念,让读者思考主人公的人生经历
4. 表达了一种看透世事后依然保持初心的智慧

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首诗讲的是类似的感悟:虽然经历环境变迁,但最本真的那部分自我始终未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