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好友罗肯堂回九江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境遇的感慨和依依不舍之情。
前两句"沔口经年住,浔阳一望通"说友人在沔口住了很多年,现在要回九江(浔阳)了,九江就在眼前。这里用"一望通"表达九江近在咫尺的感觉。
中间四句写友人的生活状况。"薄田无乐岁"说友人只有贫瘠的田地,收成不好;"瘦骨易秋风"用瘦弱的身躯容易被秋风吹倒,比喻友人生活艰难。"有客如张禄"用战国时期张禄(范雎)的典故,暗示友人可能像张禄一样有才能但不得志;"何人似孔融"用东汉名士孔融的典故,感叹现在没有像孔融那样能赏识人才的人。
最后两句"片帆归去好,萧瑟对江枫"是送别的话。说友人乘着小船回去也好,虽然面对的是萧瑟的秋景(江边的枫叶),但总比在这里强。这里既有对友人归乡的理解,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整首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对友人困苦生活的同情,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以及送别时的无奈。诗人通过秋风、江枫等意象,营造出萧瑟悲凉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