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兴学遍二十一行省,任艰难于穷变通久之交,煞费经营,敢云精力竭矣;
惊心届一百六清明,正怅触乎期功强近之戚,感怀明旧,能无涕泪潸然。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重臣张百熙的,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

上联夸功绩:张百熙在全国21个省份推动教育改革(当时中国行政区划),在时代巨变的艰难时期(指清末新政改革),他费尽心血搞教育事业。最后"敢云精力竭矣"说得特别实在——他真是拼到油尽灯枯了。

下联写哀思:写挽联时恰逢清明时节("一百六清明"指寒食后第106天),作者联想到自己家族中也有人去世("期功强近之戚"指五服内的亲属),再想到张百熙这样的老前辈,眼泪就止不住了。

全联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具体数字说话(21行省、106天),比空喊口号更有力量
2. 把个人悲伤和国家大事联系起来,让哀悼更有深度
3. "敢云""能无"这些口语化表达,让沉重的话题显得真实自然

就像现在我们在追悼一位鞠躬尽瘁的老领导,既要说他的政绩,也要说大家多么舍不得他,这副对联就完美做到了这两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