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薛艮斋二首

卓荦才名四十秋,屡摅良策动宸旒。
倾河议论谁能敌,唾手功勋未肯休。
方快九霄抟鸑鷟,俄惊长坂蹶骅骝。
天公应叱六丁下,著述文章尽捲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薛艮斋的才子。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情感,赞颂了薛艮斋的才华与抱负,同时表达了对英才早逝的痛惜。

首联说他卓越的才华闻名四十年,多次向皇帝献上治国良策。"宸旒"指皇帝的冠冕,这里代指朝廷。这说明薛艮斋不仅是才子,更是心系国家的栋梁之才。

颔联用两个夸张的比喻:他的雄辩像倾泻的江河无人能敌,他建功立业就像随手可得却从不满足。这里展现了他非凡的口才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

颈联突然转折:前句说他正像凤凰展翅高飞(九霄抟鸑鷟),后句却写骏马突然跌倒(长坂蹶骅骝)。通过神鸟与骏马的意象,形成人生巅峰与突然陨落的强烈对比。

尾联想象是天公派神将(六丁)收走了他的文章,用神话色彩表达"天妒英才"的无奈。最后"尽捲收"三字,既指收走他的著作,也暗示生命被无情收割,留下无限遗憾。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碰撞:对英才的极度赞美(滔滔雄辩、唾手功勋)与对早逝的极度痛心(俄惊、尽捲收)。这种强烈反差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作者的悲痛。诗中凤凰、骏马、天神等意象,既华丽又充满力量,非常符合对一位壮志未酬的英才的悼念。

徐嘉言

徐嘉言,浙江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为温州教授(《浪语集》卷三五附录《挽诗》及《薛公墓志铭》)。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为建康府教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尝知海盐县(《绍定澉水志》卷下)。事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