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其一 ①自叙三首
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火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道光本作亦)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
夜清火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道光本作亦)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处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开头四句写环境:寒冷的秋夜,霜风呼啸,小院里冷得像泼了水一样。诗人因为太冷睡不着,干脆起来点灯读书。这里用“泼水”形容寒冷,非常生动,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那种刺骨的凉意。
中间四句是读书后的感慨:诗人合上书,感叹古今人物的风范,有的让人敬佩,有的却让人无奈。世间的纷扰像风一样没完没了,但诗人看透了这些,觉得所谓的“玄妙”或“虚妄”其实都差不多,一笑而过。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处世态度:他选择超脱是非,不争巧智,宁愿笨拙一点。内心清净,没有杂念,连道士(黄冠)用铁鞭打他也不会动摇。这里的“鞭铁”是夸张的说法,强调自己心志坚定,不为外物所扰。
精髓和魅力: 1. 画面感强:前四句像电影镜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寒冷的秋夜。 2. 哲理深刻:诗人从读书联想到人生,提出“巧不如拙”的智慧,强调内心的平静比外在的纷争更重要。 3. 语言直白有力:比如“一笑玄之妄亦真”“百巧百中不如拙”,用简单的句子说透道理,容易引起共鸣。
整首诗传递了一种“看淡纷扰、守住本心”的生活态度,对现代人如何面对浮躁社会也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