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原缺,据冯本补)有不出院僧余与季蕃欣然访之语未终而觉将晓矣窗外檐溜淋浪纪以二诗 其二

泉声㶁㶁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
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
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
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梦中游庐山的奇幻经历,充满了禅意和清凉感。

诗的前两句用"哗哗的泉水声"和"苍翠的树木"营造出庐山幽静的环境,带出"有位高僧住在山中"的设定。中间四句刻画了一位超然物外的僧人形象:他几乎不生火做饭,连佛祖来了也不起身迎接,既不愿传授佛法,也不接受朝廷的邀请去讲经。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其实不必真的住在这里,只要偶然造访,就能感受到这份超脱尘世的清凉。这表达了作者对清净无为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人生如梦"的感悟——连这次游历都只是一场梦。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必占有,只需感受"的生活智慧,和"偶遇即美好"的随缘心态。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