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渔浦时看到的景象,以及当地百姓的反应。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
前四句写景:一条钱塘江分隔了越州(绍兴)和杭州,渡口的人们在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轻盈的商船从溪口驶来,隐约可见的耕牛缓缓走向富阳方向。这里通过"翩翩""隐隐"两个叠词,营造出朦胧而忙碌的水乡生活气息。
中间两句写环境变化:沿江的集市逐渐稀疏,而江边的山峰却层层叠叠延伸向远方。这一疏一密的对比,暗示着从繁华城镇到自然山水的过渡。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人物互动:百姓们看到官员的车驾(熊轼指代官员座驾),纷纷议论说这位太守以前从没来过这里。这句看似平淡,实则暗含深意——既表现了百姓对官员的好奇,也隐晦地透露出官员平时疏于体察民情的事实。
全诗妙在看似客观写景,实则通过百姓的闲谈,含蓄地表达了"官员应该多深入民间"的弦外之音。这种不直接批评,而是让事实说话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含蓄美的典型体现。
刁约
(?—1082)宋润州丹徒人,字景纯。刁衎孙。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礼院,四年坐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嘉祐初以太常少卿使契丹,还判度支。历知扬州、宣州、湖州。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辞官后筑藏春坞,收藏图书甚富。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皆爱敬之。卒年八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