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竹

庭前修竹长琅玕,任是隆冬不畏寒。
戛玉筛金承雨露,亭亭青翠拂云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挺拔的竹子形象,赞美了它坚韧高洁的品质。

前两句写竹子外在的形态和特性:庭院里的竹子像美玉一样修长,即使在最冷的冬天也不怕严寒。这里用"琅玠"(美玉)来形容竹子,突出其珍贵和美好。"不畏寒"则表现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

后两句进一步描写竹子的动态美:雨水打在竹叶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敲击玉器、筛动金器发出的声响。竹子高高挺立,青翠的枝叶仿佛能轻拂云端。"戛玉筛金"这个比喻既形象又优美,把雨打竹叶的声音写得格外动听。

全诗通过视觉(修长、青翠)、听觉(雨打竹叶声)和触觉(不畏寒)多个角度,塑造出一个不畏严寒、挺拔向上的竹子形象。诗人借竹子表达了对高尚品格和顽强精神的赞美。竹子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更象征着人的精神追求。

祝庆夫

祝庆夫,字云孙,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理宗宝祐时中神童科。事见清同治《义宁州志》卷二○、二三。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