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垂钓画面,充满生活趣味和洒脱情怀。
前两句"千尺丝纶直下垂,锦鳞拨剌上钩时"生动地刻画了钓鱼场景:长长的钓线垂直没入水中,突然一条闪着彩鳞的鱼咬钩,在水面扑腾出哗啦的水声。这里用"锦鳞"形容鱼鳞的美丽光泽,"拨剌"模拟鱼儿挣扎的声响,画面感极强。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渔人归去的潇洒:"斜风细雨歌归去,醉倒蓬窗百不知"。渔人不在乎斜吹的风、细密的雨,哼着小调踏上归途,最后醉倒在简陋的船篷里,对外界浑然不觉。这里的"百不知"不是真醉,而是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没有写钓鱼的收获,而是通过风雨中高歌、醉卧小船的细节,展现了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豁达。在现代人忙碌的生活里,这种"得鱼忘筌"的逍遥,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简单快乐,反而显得尤为珍贵。
释宝印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谥慈辩。为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