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诸塔遗迹

未必身应许,恩雠亦等閒。
只能轻一死,遂觉重如山。
凛烈鱼肠剑,轩昂壮士颜。
遗踪何处是,小屋寄城阛。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刺客专诸的故事,用简单直白的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1. 前两句说专诸本可以过平凡生活("未必身应许"),但他把恩怨看得很淡("恩雠亦等閒"),暗示他为了大义能放下个人得失。

2. 三四句用对比手法:普通人觉得生命很重,但专诸能为信念轻易赴死("轻一死"),这种选择反而让他的死有了千钧重量("重如山"),突出他舍生取义的精神。

3. 五六句画面感很强:鱼肠剑寒光凛冽("凛烈"),专诸面容坚毅("轩昂"),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刺杀现场的紧张感和刺客的英勇形象。

4. 最后两句借景抒情:诗人寻找专诸遗迹,却发现只剩城中小屋("小屋寄城阛"),表达了对英雄事迹被时间湮没的感慨,暗含"精神永存"的深意。

全诗通过"轻生死"与"重如山"的对比,把专诸"舍生取义"的形象写得极具冲击力。最后用平凡小屋反衬壮烈往事,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这种用简单事物承载厚重历史的写法,很容易引发读者对英雄精神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