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满地落花收不得,子规声里抱愁眠。
贫家无日非寒食,未必今朝始禁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苦人家在寒食节的凄凉生活,通过几个简单却有力的画面,传递出深深的无奈和哀愁。

前两句“满地落花收不得,子规声里抱愁眠”用落花和子规鸟的意象营造出暮春时节的伤感氛围。落花满地却无人收拾,暗示家中无人打理,生活困顿;子规鸟的啼叫声(古人认为子规啼声悲切)更添愁绪,主人公只能抱着忧愁入睡。这里没有直接说“穷”,但破败感扑面而来。

后两句“贫家无日非寒食,未必今朝始禁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寒食节的传统要禁火吃冷食,但对穷人来说,天天都像寒食节一样没热饭吃,哪需要等到今天才“禁烟”(不生火做饭)?这种反讽手法尖锐地揭示:所谓节日习俗,不过是富人的风雅,穷人的苦难却是日复一日的常态。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它用“寒食节”这个特定日子作镜子,照出了古代社会残酷的贫富差距。诗人没有直接批判,只是平静地呈现穷人的生活真相,但正是这种白描式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底层人民无声的苦难。直到今天,这种“节日对富人来说是点缀,对穷人却是日常”的思考,依然能引发共鸣。

侯畐

侯畐(1204年—1258年),字道子,号霜崖,宋朝时期浙江省乐清市缑山(今属蒲岐镇)人。三贡于乡,两试转运司,皆第一,进礼部考试,未取,弃文习武。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以武举出仕,历任合浦县尉(今属广西)、柳城(今广西柳州)知县、卫步军司干办公事、侍卫马军行司计议官等职。宝祐五年(1257年),调任海州(今连云港)通判兼河南府计议官。次年十一月,叛将李松寿(降元后改名李璮)割据山东,引兵突击涟水、泗州一带,畐率部抗击,众寡不敌,英勇牺牲,终年55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