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从军行①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候,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雾(集作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辕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路平(集作凭川)冰霰涩(集作溢)。
夜闻汉使归,独向刀环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争的紧张场景和士兵的思乡之情,语言直白有力,画面感极强。

开篇用"秋草马蹄轻"四句,像电影镜头一样快速切入战场:秋日枯草上战马飞奔,士兵绷紧弓弦,赶往龙城(边境要塞)时正遇上胡人突袭。这里用"轻""急"两个词,生动表现了行军速度和战况紧急。

中间八句用一系列意象渲染战场残酷:夕阳下杀气弥漫,狂风卷着战鼓声,寒雾打湿铁甲,四面八方都是让人心慌的边塞声响。"断蓬孤转""寒雁相及"的比喻尤其精彩,把士兵比作无根的蓬草和失群的孤雁,突显他们的孤独无助。万里黄沙、结冰的道路更添行军艰难。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突然插入"夜闻汉使归"的细节:当士兵听说家乡使者到来,只能摸着刀柄上的环("刀环"谐音"还")偷偷哭泣。这个戛然而止的结尾特别打动人,所有战场艰辛都化作对家乡的思念,让人看到铁血战争背后柔软的人性。

全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边塞画卷,既有大漠飞沙的壮阔,又有战士泪水的细腻,在铿锵有力的节奏中藏着深深的乡愁。最厉害的是诗人不用直接抒情,仅通过"湿铁衣""孤雁""摸刀环"这些具体画面,就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苦。

杜頠

[唐](约公元七四一年前后在世)(一作颜)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末前后在世。工诗。开元十五年,(公元七二七年)与王昌龄同登进士第。其他事迹均不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