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 其一
违世甘濩落,抚已徒忧勤。既通金闺籍,方思策奇勋。
胡为竟杀融,复与沮溺群。念往每惩咎,纵学求多闻。
朝饮西涧水,暮宿东山云。境静息疲薾,心清遗垢氛。
森然富藻思,载道非空文。尚赖特立操,千载扬清芬。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挣扎,以及最终选择坚守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前四句写现实困境:作者虽然才华横溢("通金闺籍"指有做官资格),渴望建功立业,却像东汉名士李固(字子坚,被权臣梁冀杀害)一样遭遇政治挫折,只能像古代隐士长沮、桀溺那样归隐田园。"杀融"这个典故暗示政治环境的险恶。
中间六句描写隐居生活:每天在西涧饮水、东山宿云,通过亲近自然来洗涤心灵疲惫。这里用"疲薾"(精神萎靡)和"垢氛"(世俗污浊)的对比,突出隐居后获得的心灵净化。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虽然隐居,但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富藻思"),坚持写有现实意义的文章("非空文")。末尾"特立操"三字尤为关键,强调在逆境中坚守节操,相信高尚品格终将被历史铭记。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折而不屈"的精神——就像杜甫"文章憎命达"的感慨,诗人把仕途挫折转化为创作动力,在山水之间找到了更永恒的人生价值。这种"失意却不失志"的人生态度,对现代人面对挫折时仍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