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径山以中和尚

山川楼观总丘墟,双径还成化佛居。
四海重修舆地志,群龙仍护梵天书。
野猿供笔诗成后,玉女焚香定起余。
大觉昔承天子诏,解知山体本如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佛教圣地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宗教交融的禅意世界。

前两句说山川楼阁看似荒废,但双径山(佛教名山)已化作佛陀居所。这里用"丘墟"与"佛居"对比,暗示物质会消逝,但精神信仰永存。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山中修行生活:四海重新编修地理志(指佛教影响广泛),龙神护持经书,野猿递笔助人写诗,仙女焚香陪伴打坐。这些意象将自然生灵与佛法修行巧妙结合,既有神话色彩,又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点出主旨:这座山曾受皇帝敕封,但修行者明白山的本质是"如如"(佛教术语,意为永恒不变的真理)。这里传递了超越世俗名利的禅宗思想——真正的觉悟是看透事物本质的平静。

全诗用通俗的意象表达深奥的佛理,把荒山野岭写成充满灵性的修行道场,让读者感受到:最朴素的自然中藏着最高深的智慧。诗中"野猿供笔""玉女焚香"等画面尤其生动,把宗教体验变得可视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