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友

又见灵光劫后存,金陀遗事共谁论。
年时记得同游处,衰柳西风白下门(自注:莆田余曼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一位老友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略带感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首句"又见灵光劫后存"用了一个典故(灵光殿比喻历经战乱仍存的事物),暗示自己和老友都经历了世事动荡,如今还能重逢实属不易。"劫后"二字透露出他们共同经历过的艰难岁月。

2. "金陀遗事共谁论"说的是:那些只有我们才知道的往事,现在还能和谁一起回忆呢?这句话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说明这位老友对作者而言是无可替代的知己。

3. 后两句转入具体回忆:"记得当年同游处"带我们回到过去,而"衰柳西风白下门"的萧瑟景象(衰败的柳树、秋风、南京城门)既是对当年同游场景的描写,也暗含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 用"灵光劫后"这样含蓄的比喻,代替直白的"历经磨难"
- 通过"衰柳西风"的景物描写,自然流露出伤感情绪
-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重逢的欣慰→孤独的感慨→往事的追忆→现实的怅惘的情感起伏

这种写法让怀念之情显得既深沉又含蓄,没有直接说"我想你",但每个字都在表达思念,这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