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除夕夜,诗人独自在异乡过年的孤独感受和对家人的思念。
前两句写时间流逝和孤独处境:年关将近,时间像漏壶滴水一样飞快流逝。诗人自嘲像块"寒毡"(又冷又硬的毯子),独自在灯下写诗。这里用"寒毡"比喻自己清贫孤单的生活状态。
中间四句写拮据的生活和思乡之情:微薄的薪水勉强够过年,但为了坚守气节("轻掷鱼竿"暗指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甘愿过着清贫生活。过年本该喝柏叶酒、参加热闹的宴会,现在这些都省去了。看着眼前的梅花,仿佛看到了故乡的春天。这里用"虚拟"二字特别巧妙,说明眼前的梅花只是让他"假装"看到了故乡春色。
最后两句点明思念:想到远在京城的兄长,此刻一定也像自己一样,在灯前思念着老家的父母。"一样"二字把分隔两地的兄弟心意相连,虽然身处不同地方,但思念家人的心情是相同的。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既坦然接受清贫("自取贫"三个字显得很豁达),又掩饰不住对团圆的渴望。特别是最后兄弟隔空"同步"思念的描写,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过年不能回家的人,无论古今,那份思念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