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

古渡沙虚岸夜崩,隔溪冷月挂枯藤。
归来雨急汀洲暗,认得山妻照蟹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古渡的夜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孤寂与温情交织的复杂情感。

第一句"古渡沙虚岸夜崩"像电影开场:古老的渡口,河岸的沙土在夜色中不断坍塌。这个画面既呈现了时间的侵蚀感,又带着一丝不安——连大地都在悄悄改变。

第二句镜头转向对岸:"隔溪冷月挂枯藤"。冰冷的月光下,干枯的藤蔓悬垂着,整个画面透着寒意。这里用"挂"字特别巧妙,让人感觉月亮和枯藤都是静止的,时间仿佛凝固了。

转折出现在后两句。夜归人遇上急雨,汀洲变得昏暗,这时突然看到一点光亮——"认得山妻照蟹镫"。这个细节太有生活气息了:妻子点着捕蟹灯等他回家。在荒凉的环境中,这一点灯火格外温暖。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对比:前两句的冷寂与后两句的温情,自然的荒凉与人间的守望。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认得"这个动作,把夫妻间的默契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盏蟹灯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家的象征,是漂泊者心灵的归宿。

这种写法特别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不直接说"我想家",而是通过一个生活细节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直到今天,我们读到这样的诗句,依然能产生共鸣,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等待自己归来的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