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达之庚寅秋雨三首 其一

闰馀气先寒,久雨愁更剧。
丈夫固远虑,奈此朝不夕。
恐泥有危行,扶攲无安宅。
我思补天漏,试鍊五色石。
横空收泄云,屏翳敢停迹。
还我阳秋恩,与子两相适。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秋雨连绵带来的愁闷,以及诗人想要改变现状的豪情。

前四句说:闰月让秋天更冷了,雨水下个不停让人更愁。大丈夫虽然眼光长远,但眼前这没完没了的雨天实在难熬。这里用"朝不夕"形容雨天看不到头,就像分不清早晨傍晚。

中间四句写困境:泥泞路上走路危险("恐泥有危行"),歪斜的房屋住着不安稳("扶攲无安宅")。诗人突发奇想,要学女娲补天,用五色石把天上的破洞补上。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把连绵雨水想象成天漏了。

最后四句气势磅礴:要把满天乌云都收走,连雨神(屏翳)都不敢停留。让温暖的阳光重新普照大地,这样大家都能过得舒坦。诗人用神话典故,展现了自己想要改变阴雨天气的强烈愿望。

全诗妙在把日常的雨天烦恼,用神话般的想象来表达。既写了现实困扰,又展现了浪漫豪情,普通人的愁闷和英雄般的抱负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读起来能感受到雨天确实烦人,但诗人的乐观精神更让人振奋。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