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金山寺》是一首描绘金山寺景观的诗歌,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金山寺的古老与神秘。我们可以逐句分析:
1. 潮汐难磨万古尘,老龙无地斲浮根。
- 诗句描述的是潮水侵蚀的力量,即便经过漫长的时间,仍不能磨去山上的尘埃。同时,诗人用“老龙无地斲浮根”来形容山上的树木深深扎根,像龙一样难以撼动,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稳固。
2. 戴鳌水弱低三岛,补石天开露一痕。
- 这两句涉及到了古代的典故。“戴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山是用鳌背来支撑的。诗人用“水弱低三岛”来形容潮水退去后,仿佛可以看到山上的三个小岛,暗示了金山寺的地理位置。“补石天开露一痕”则描述了石缝中透出的缝隙,如同天开一般,给读者一种神秘和新奇的感觉。
3. 浪涌兔沈瓜步月,雨腥蛟送秣陵云。
- 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浪涌兔沈瓜步月”仿佛是说波涛汹涌如同兔子沉入水中,月亮在水中的倒影随波荡漾。“雨腥蛟送秣陵云”则通过“腥”和“送”等字眼,描绘了雨后蛟龙般雾气弥漫,如同云烟送来了秣陵古城的气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生动的氛围。
4. 时听梵刹传僧呗,柏子香飘半塔熏。
- 最后两句描绘了金山寺的现实生活。“时听梵刹传僧呗”意为不时可以听到寺庙里的僧人诵经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庄严的氛围。“柏子香飘半塔熏”则是说寺庙里的柏树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在半塔之中,给人以清新高雅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金山寺的古老神韵和自然风光,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片圣地的深深敬意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