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暑行
火轮杲杲悬中天,下铄大地生青烟。
千章黝绿披且死,中有嘒嘒蝉声联。
桃笙昼展北窗里,睡馀汗欲浮身起。
平头摇扇不可得,拔剑驱蝇聊尔尔。
颇闻亢旱江淮田,一日不雨无今年。
老亲病妇瓮牖底,忧饥苦暑谁相怜。
明知一雨难遽得,安得将心作顽石。
千章黝绿披且死,中有嘒嘒蝉声联。
桃笙昼展北窗里,睡馀汗欲浮身起。
平头摇扇不可得,拔剑驱蝇聊尔尔。
颇闻亢旱江淮田,一日不雨无今年。
老亲病妇瓮牖底,忧饥苦暑谁相怜。
明知一雨难遽得,安得将心作顽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酷暑的难挨,以及由此带来的忧虑和期盼。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里的炎热和人们的心境。
1. 开头的景象:“火轮”指太阳,这里形容太阳高悬在天空中,阳光强烈,仿佛烤焦了大地,甚至让青烟升腾起来。这是诗人在描述夏日的炎热。
2. 绿树与蝉鸣:虽然树木茂盛,但是强烈的阳光让它们看起来像是快要枯死的样子;蝉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夏日的炎热和生命的顽强。
3. 室内降温:诗人用“桃笙昼展北窗里”描述了自己在北窗下展开凉席乘凉的情景,但即便如此,汗水仍不断从身上渗出,难以驱散炎热。这里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感受,生动地表现了夏日酷热。
4. 驱蚊无奈:虽然诗人尽力摇扇驱赶苍蝇,但效果有限,这反映出人在酷热中的无奈和无助。
5. 干旱的担忧:诗人听说江淮地区因干旱而庄稼受损,如果连续不下雨,今年将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农作物生长的担心,也反映了社会对农民生活的关怀。
6. 家庭的忧虑:诗人的老亲和患病的妻子在家中苦挨酷暑,病痛和饥饿的双重折磨让人担忧。这里通过描写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困境的同情。
7. 期盼甘霖:尽管知道降雨不易,诗人依然希望能为家人带来一场及时雨,这表现出一种坚强而温柔的家庭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情感真挚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酷热的切身体验,以及对家人安危的深切关怀。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