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河题壁四章叠前韵示钱同年 其一

练色穿桥漷水斜,滕阳古堡压千家。
饥乌啄树争冰叶,病马眠槽避雪花。
上洛蒲桃双窨酒,下田管辖只轮车。
三更野柝群呼秣,更向南沙走北沙。

现代解析

《南沙河题壁四章叠前韵示钱同年 其一》这首诗描绘了南沙河一带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朴的乡村风貌和淳朴的民风人情。

首句“练色穿桥漷水斜”写出了河流的色彩和流向。漷水是清澈的河流,穿过小桥,自然地流淌,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印象。

第二句“滕阳古堡压千家”则描绘了高大坚固的滕阳古堡,它高高伫立在众多住宅之上,既表现出建筑的雄伟,也暗示了此处地理位置的重要。

接下来,“饥乌啄树争冰叶,病马眠槽避雪花”两句,通过乌鸦啄食冰叶和病马躲避雪花的情景,生动地勾勒出冬日寒冷的景象。这里不仅有乌鸦和马的形象,还有冰叶和雪花,这些细节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和季节感。

“上洛蒲桃双窨酒,下田管辖只轮车”两句则转向了田园生活,描述了上洛地区种植葡萄酿制美酒,而下田的农户仅靠一辆马车管理农田的生活场景。这不仅反映了当地农业的特色,也暗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劳动场景。

最后,“三更野柝群呼秣,更向南沙走北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乡村景象。在深夜,人们在睡梦中听到打更的声音,这声音是从南沙传来的,而“走北沙”则象征着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展现出一种质朴而又勤劳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景描绘,展现了南沙河地区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貌,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生活情感,让人感受到古代农村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怀。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