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下示采药客
平生识艺薄,并是浮情懒。
清明无著书,寒食多神散。
但问丹铅术,未暇金银管。
登临颇尽适,交襟并濡缓。
笑语林间寂,白云松上满。
南来川气长,北去山颜短。
冲光岂无毓,元微庶几缵。
寄言采秀人,未便风华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采药时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
逐句解析:
* “朝登青路峰,暮宿青云馆。” 早晨登上青翠的山峰,傍晚住在云雾缭绕的馆舍。开篇点明地点和时间,勾勒出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 * “平生识艺薄,并是浮情懒。” 我平生学识浅薄,性情懒散,不追求功名利禄。诗人自谦,也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漠。 * “清明无著书,寒食多神散。” 清明时节没有著书立说,寒食节更是心神散漫。进一步强调自己无心功名,享受闲适。 * “但问丹铅术,未暇金银管。” 只关心炼丹采药之术,无暇顾及金银财宝。炼丹采药象征隐逸生活,金银财宝象征世俗欲望。 * “登临颇尽适,交襟并濡缓。” 登山临水十分惬意,与朋友交谈也轻松愉快。描写山居生活的乐趣。 * “笑语林间寂,白云松上满。” 林间笑语更显幽静,白云缭绕松树。以动衬静,突出山林的宁静祥和。 * “南来川气长,北去山颜短。” 南来的河流气息悠长,北去的山色渐渐消失。写景壮阔,视野开阔。 * “冲光岂无毓,元微庶几缵。” 山中的灵气岂能没有孕育,玄妙的道理或许可以继承。表达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 “寄言采秀人,未便风华断。” 寄语采药的人,不要轻易放弃这美好的风光。劝诫世人珍惜自然,享受隐逸之乐。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登山、采药、与朋友交谈等场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情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清明无著书”与“寒食多神散”,“但问丹铅术”与“未暇金银管”,突出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寄言采秀人,未便风华断”更是点明主旨,劝诫世人珍惜自然,享受隐逸之乐。
诗歌魅力:
* 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 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引人深思。 * 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诗歌句式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它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