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潭

翻雪杨花糁径开,沧浪时度钓鱼台。
月明颗颗螺呈白,可是骊珠出峡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水边夜景,充满童话般的想象力。

前两句写动态场景:杨花像雪花一样翻飞,洒满小路(说明是暮春时节);钓鱼台边的水波轻轻荡漾。这里用"翻雪"形容杨花飞舞的轻盈,"沧浪"既指青绿色的水波,又暗含《楚辞》中"沧浪之水"的典故,给画面增添文雅气息。

后两句转入静态特写:月光下,水边的螺蛳壳像一颗颗白色珍珠(骊珠是传说中骊龙颌下的宝珠),让人怀疑是不是龙宫的珍宝顺着溪水流出来了。诗人把平凡的螺蛳壳比作龙宫珍宝,这种夸张的联想让寻常景物顿时有了奇幻色彩。

全诗妙在三个地方:
1. 动静结合,既有杨花飞舞的动感,又有月光螺壳的静谧
2. 善用比喻,把杨花比雪、螺壳比宝珠
3. 结尾的奇幻想象,给写景诗增添了神话趣味

就像用手机拍下一段水边夜景:先拍飘舞的杨花,再拍波光粼粼的水面,最后给月光下的螺壳来个特写,配上"这该不是龙宫的珍珠吧"的俏皮文案,平凡景色立刻变得诗意盎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