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2007年)与渺之联句偶作十一首 其二

拽杖去来云水知(渺之),松风邀月入东篱(成之)。
天涯芳草三生梦(渺之),茅屋春秋半卷诗(成之)。

现代解析

这首联句诗就像两位老友在月光下对酌聊天,你一句我一句,把隐居生活的闲适与人生感悟娓娓道来。

"拽杖去来云水知"开篇就很有画面感:老人拄着拐杖在山间漫步,只有流动的云和溪水知道他的行踪。这种独来独往却不孤单的感觉,特别符合隐士的气质。

"松风邀月入东篱"更妙,把自然景物写活了——松树间的风像个热情的主人,邀请月光一起造访诗人的篱笆小院。这种拟人手法让整幅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后两句转入更深层的思考。"天涯芳草三生梦"用"三生"(佛教说的前生、今生、来生)这个时间概念,配上"天涯芳草"的空间意象,道出人生如梦幻的感慨。而"茅屋春秋半卷诗"则用具体的生活场景——在简陋茅屋里读书写诗度过的春秋时光,展现了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最朴素的语言(云水、松风、茅屋)构建出超脱的意境,把日常的隐居生活写出了神仙般的飘逸感。两位诗人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的联句形式,更增添了知音相伴的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