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龙山大尹祈雨有应

吁嗟甬东郡,频来苦多事。
狼烽夕照红,水腥白骨渍。
村氓苦军需,买刀输老牸。
野屋闻哭声,苗青不堪莳。
况复旱魃凶,百里苦若炽。
七月南风高,原野几憔悴。
仓皇走元黎,何由祛菑祟。
真宰怜赤子,罢征勤抚字。
跣足拜龙湫,精诚天挽视。
一雨清嚣氛,再雨苏颠踬。
三雨江河流,山光渥青翠。
野老尽欢腾,庶免填沟澻。
上足供需求,次得望委积。
感兹回天诚,尽属曾侯赐。
奚为霖雨才,牛刀淹小试。
稽首陈山谣,才薄未能绘。
笑彼暴尪人,空搥土龙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饱受战乱和旱灾摧残的甬东地区,以及一位叫曾龙山的官员如何通过真诚祈雨解救百姓的故事。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原野几憔悴")描写了当地百姓的苦难生活:战火不断("狼烽夕照红")、尸骨遍地("水腥白骨渍"),百姓被迫变卖家产充军需("买刀输老牸")。更糟的是又遇上大旱("旱魃凶"),七月南风把原野都吹得干枯了。

第二部分("仓皇走元黎"到"庶免填沟澻")讲曾龙山如何解救百姓。他先是减免赋税、安抚百姓("罢征勤抚字"),然后赤脚去龙潭祈雨("跣足拜龙湫")。他的真诚感动上天,连下三场雨:第一场净化空气,第二场救活庄稼,第三场让江河充盈、山色青翠。百姓们欢呼雀跃,终于不用饿死了。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是作者的感慨:曾龙山这样的大才("霖雨才")却只能当个小官("牛刀淹小试")。那些装模作样求雨的人("暴尪人")只会做表面功夫("空搥土龙碎"),根本没用。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动的画面展现苦难,如"水腥白骨渍"让人闻到血腥味,"苗青不堪莳"让人看到枯萎的庄稼。 2. 通过三场雨的递进描写,展现灾情逐步缓解的过程。 3. 用对比手法:真诚的曾龙山vs装模作样的求雨者,突出好官的重要性。 4. 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比如"野老尽欢腾"简单几个字就写出百姓的喜悦。

本质上,这是首赞美诗,通过一个求雨故事,歌颂体恤百姓的好官,也讽刺了那些不作为的官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