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

正怜佳月夜深坐,池上暖回燕雁声。
犹有渔舟系江岸,故人归尽独何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独坐池边赏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几个简单却富有意境的画面,传递出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正怜佳月夜深坐,池上暖回燕雁声"是说:诗人正独自欣赏美丽的月色,夜深人静时坐在池边,忽然听到从水面上传来归来的燕雁鸣叫声。"暖回"二字用得巧妙,既点明这是春暖时节候鸟北归,又暗示这声音给诗人带来一丝温暖。

后两句"犹有渔舟系江岸,故人归尽独何情"笔锋一转:岸边还系着几艘渔船,但故人都已离去,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这种孤独感让人情何以堪?这里用渔船这个意象很精妙,渔船本是等待出航的,就像诗人等待友人归来,但现实却是"故人归尽"。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对比手法的运用:温暖的雁声反衬内心的孤寂,热闹的归鸟对比无人的江岸,系着的渔船暗示着等待却等不到人。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想念故人,但通过这些画面,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深夜独坐时那种无人相伴的落寞。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0